AD是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受累大脑皮层及皮层下广泛分布的老年斑(Aβ斑块),神经元胞浆内、位于核周以微管相关蛋白质tau为主成分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以及两者导致的神经突触功能下降、神经元丢失及脑萎缩。研究表明,Aβ沉积可能早于痴呆表现20年出现,之后逐渐出现Tau蛋白沉积直至最终造成神经元丢失、脑萎缩。
20世纪初,AD病理特征被纳入AD诊断,但这种基于脑切片的病理检查显然很难实现。
2018年,美国国立老龄化研究院协会(NIA-AA)提出ATN生物学诊断框架,A指代淀粉样蛋白(包括脑脊液中Aβ42含量、Aβ沉积PET显像等),T指代Tau蛋白(包括脑脊液中磷酸化Tau含量、Tau蛋白沉积PET显像等),N指代突触功能或结构异常(包括脑脊液中总Tau含量,结构性MR,FDG PET显像),并指出A+、T+及N+/-,才能诊断为AD,A+、T-及N+/-为AD的病理过程,A-、T+、N+/-为非AD病理过程,A-、T-、N-为正常。
2021年国际工作组(IWG)进一步建议,AD诊断应结合生物标志物和临床表型;对于没有认知损害,但生物标志物阳性的患者,应基于不同的生物标志物进行风险分层。
最近几年,AD治疗新药领域也有了可喜突破。目前的AD疗效试验设计中,PET Aβ阳性或脑脊液中Aβ和tau水平普遍被作为关键纳入标准。同时,临床疗效与治疗时间窗口关系颇深,治疗起始时机过晚、或治疗过程中淀粉样蛋白清除速度过慢等,都可能是疗效不佳的原因。
18F-AV45是反映Aβ沉积的PET显像探针,18F-AV1451是反映Tau蛋白沉积的PET显像探针,18F-FDG是反映突触功能的PET显像探针,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为AD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辽南地区唯一拥有《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四类证》的单位,具备研发和使用新型放射性显像药物资质,现已成功合成18F-AV45及18F-AV1451两种新型分子探针,同时结合常规18F-FDG探针,在AD应用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随着大医一院时空一体PET/MR在临床投入使用,目前已经完成PET/MR颅脑显像数百例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PET/MR不仅辐射剂量更小,而且更加便捷准确。一次显像可以同时获得一个分子探针的PET影像及多序列(包括3DT1WI、T2WI、T2FLAIR、DWI、静息态BOLD、DTI、MRS、ASL、SWI等)MR影像,两种图像融合匹配度更高,所得到的信息能够更准确地对AD进行诊断并判断病情变化。 联合了多分子PET探针及MR结构和功能显像的PET/MR,是目前国际上最尖端的医学影像设备,在神经系统显像方面真正做到了强强联合。这些技术的开展将在老年人罹患AD的风险评估、AD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AD病程及治疗监测评估、AD病理分子机制的探索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AD患者带来福音。
(稿件来源:核医学科 编辑:党委宣传部 图片:核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