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今年32岁,四年前有过一次妊娠12周的胚亡病史;两年前再次妊娠,但在27周时诊断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重度(早发型),因病情较重,胎死宫内。连续两次的妊娠失败不仅对她的身体造成了伤害,也使她的精神极度紧张和焦虑,甚至一度有过抑郁倾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她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大医一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咨询。医生针对她的情况给予复发性流产相关的全面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张女士除患有慢性高血压外,血小板数目、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明显升高,血栓弹力图异常提升高凝状态,狼疮抗凝物(LA)及抗核抗体(ANA)均为阳性,同时伴有TSH的异常升高。最终诊断为:复发性流产,抗磷脂综合征,易栓状态,甲状腺功能减退。
明确了病因后,大医一院生殖医学中心立即给予张女士全面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调整甲状腺功能,同时进行免疫调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2023年1月,张女士再次怀孕,从孕早期开始在生殖中心进行严密的监测,根据各项指标情况调整用药。有了专业的保驾护航,本次妊娠一路绿灯。最终,在大医一院生殖医学中心、产科、心内科、内分泌与代谢病科、风湿免疫科等多学科共同努力下,张女士诞下一名健康可爱的男婴,圆了她多年以来做妈妈的心愿。
怀孕生子对大多数女性而言,是人生路上一次自然的必备经历,但是对于复发性流产的患者来说,却是难以触及的幸福。一次次的努力备孕,一次次的流产;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失望......这条艰辛坎坷的孕路,让准妈妈们变得犹豫不决、焦虑不安,其中的酸甜苦辣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
1.什么是“复发性流产”?
最新2022年中华医学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的专家共识提出:与同一配偶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妊娠丢失定义为复发性流产,包括生化妊娠。其病因极其复杂,该类患者一旦确诊需要根据病因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复发性流产再妊娠后,可能会出现早期流产、晚期流产等情况,而且流产发生在不同孕周,流产后还可能会有生育功能缺陷。
2.“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有哪些?
(1)免疫学因素(约占30%)自身免疫因素:常见包括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及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生殖免疫学的观点认为,在正常妊娠过程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免疫耐受状态,即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称为母胎免疫耐受,而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则是由于母胎免疫耐受机制未能建立或被破坏进而导致母体对胚胎抗原产生免疫排斥的结果。
(2)易栓症(血栓前状态PTS 约占15%-20%):易栓症在妊娠期可导致患者子宫螺旋动脉或绒毛血管微血栓形成,甚至形成多发性胎盘梗死灶,导致子宫—胎盘循环血液灌注不良,增加复发性流产和胎死宫内的风险。
(3)染色体或基因异常(夫妇及胎儿):3%-8%的复发性流产夫妇中至少有一方存在染色体异常,其中92.9%为结构异常,少部分为数目异常。同时,建议对流产胚胎组织进行检查。
(4)解剖因素先天性解剖异常:如子宫畸形、子宫发育不良和先天性子宫颈技能不全等。获得性解剖异常:如Asherman综合征、子宫颈机能不全和子宫肌瘤等。
(5)内分泌因素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全、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糖代谢异常等。
(6)感染因素:病毒感染、生殖道感染等。
(7)其他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暴露等。
3.“复发性流产”需要做哪些检查?
针对此类患者,大医一院生殖医学中心开展了复发性流产相关的全面检查,包括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甲状腺功能检查;免疫功能疾病筛查(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抗体、狼疮抗凝物、抗核抗体等);凝血项目相关检测(凝血功能、D二聚体水平测定、血栓弹力图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等);感染性疾病(TORCH、结核菌感染、HPV+TCT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等);子宫动脉阻力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查;三维超声筛查子宫畸形和宫腔占位;4D输卵管造影检查;宫腔镜检查等。可以对复发性流产相关病因进行全面的筛查。
4.“复发性流产”特色专病门诊成立
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十分复杂,特别是随着三孩政策的开放,高龄孕产妇的数量增加,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门诊复发性流产的病例也逐年增加。为此,大医一院生殖医学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成立“复发性流产”特色专病门诊,多年来陆续接诊复发性流产患者约2000余名,保胎成功率达到90%。
该特色门诊团队人员均长期从事不孕不育症和妇科内分泌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男女不孕症、反复妊娠丢失等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到见解,为无数反复流产患者圆了生育梦。
(稿件来源:生殖医学中心 编辑:党委宣传部 图片:生殖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