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跟4岁的小朋友扛上了,经过慢散确定真实的屈光状态,结果发现两个近视,一个近视散光,都需要戴眼镜!”上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眼视光门诊副主任医师卢嬿感慨道。
记者了解到,疫情以来,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大规模线上学习,孩子们的视力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寒假伊始,大连各大医院眼科门诊接诊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数量明显增多。甚至不少学龄前宝宝,不仅透支了远视储备,而且患上近视,令人担忧不已。
走访 连续确诊3名4岁宝宝患近视
大连4岁的果果(化名)从两三岁就开始接触电子产品,上线上早教课程,跟外教视频学英语。去年疫情,幼儿园、课外班也将课程搬到线上,再加上看电视的时间,果果每天看屏幕至少5、6个小时。
近来,果果总是眯着眼睛看东西,也凑得越来越近。家长觉察到异常,连忙带她到医院检查,经过用阿托品眼膏麻痹睫状肌后验光,发现孩子真实的屈光状态已达100度近视。家长没想到,“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行为,竟对视力产生如此大的伤害。
卢嬿告诉记者,近期连续3名4岁宝宝慢散后确诊患上近视。去年一整年,经她初诊筛查近视的数百名患者中,仅有2个是所谓的“假近视”。“虽然他们近视仅75~100度左右,但是4岁的孩子应该有150~200度的远视储备,也就是说,相比同龄人他们已达中度近视!这才4岁,如果再不防控,演变成高度近视后果不堪设想。”她说。
现状 疫情半年全国近视率增加11.7%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8月对9省份的调研结果:与2019年底对比,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生近视率增加了8.2%,高中生近视率增加了3.8%。
此次调研还就在线学习时长及非学习目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对近视率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显示,以在线学习为目的的用眼,每天总时长在1小时内近视检出率达45.8%,1~2.5小时近视检出率达49.3%,2.5~4小时近视检出率达62.4%,超过4小时近视检出率达76.7%。非学习目的的用眼,近视检出率与上述数据接近。
也就是说,看电子屏幕,不管你是上网课还是娱乐活动,都对视力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
危害 不防控的后果比你想象得严重
卢嬿介绍,研究表明,如果儿童青少年的近视不加以防控,按照它自然增长的速度,年均增长在100~150度左右。假设一个孩子9岁100度近视,如果每年增长100度,他到18岁将可能达到1000度。特别是初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用眼强度大,度数增长的速度还会更快。如果4岁就消耗掉远视储备,可想而知他以后近视发展的速度就要比别人快很多。
从个人和家庭角度来说,高度近视不仅仅影响外表美观和日常生活,还会造成眼底病变,比如视网膜脱落、眼底黄斑病变、眼底出血等。而对整个国家来说,甚至会对国防安全都产生影响,例如征兵体检,裸眼视力标准一再降低。现在已经有医工结合在为消防员设计带有近视度数的防火面屏。
应对 户外阳光下活动至关重要
记者了解到,针对居家学习加重用眼负担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在近日发布的《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中特别提到,要增加户外阳光接触时间。
从“防”的角度,建议保证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阳光下活动。“目”浴阳光能增加眼内多巴胺的释放,从而抑制眼轴变长,减少近视发生率,这是室内体育锻炼不能替代的。
从“控”的角度,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外部环境应尽量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相对健康的学习的环境,比如阳光亮度、室内照度适宜。如果线上学习不可避免,那么屏幕越大越好。在摆放的距离上,使用投影仪时应距离3米以上;使用电视时,距离应在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倍以上;使用电脑时,距离应在50厘米以上。
从时间上来说,学会“20-20-20”法则,一定不要长时间连续用眼: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约6米),让眼睛休息20秒钟。此外保证坐姿端正,记住“一拳一尺一寸”。大量研究表明,佩戴角膜塑形镜、具有近视防控功能的框架眼镜片,以及低浓度的阿托品眼液的应用,是有效的近视防控方法,建议遵医嘱治疗。
提醒 2岁以下避免使用电子视频产品
日前,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发布的《0-6岁儿童眼保健核心知识要点》中建议,2岁以下幼儿应避免使用各种电子视频产品。0-6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减少电子视频产品使用时间,如果使用,每次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医生建议,从孩子3岁起,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的视光检查,了解远视储备和双眼视功能发育,通过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评估视力发展趋势,提前预测近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