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市地处被称为“世界屋脊之屋脊”的羌塘高原,虽然扼守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北线的交汇处,是藏北最大的城市,但这里海拔达到4500米以上,为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常年大风天气,气候寒冷而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大都在0℃以下。严酷的自然条件,极大地限制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先后派出多批援藏专家援助那曲市人民医院的建设,与辽宁省其他援助单位一起攻坚破难,众志成城,终于在2018年,那曲市人民医院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的“三甲”医院。但创三甲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更不是终点。大医一院一直秉承着为那曲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的宗旨,持续派出多批援藏专家,继续加强那曲人民医院整体能力的提高。
大医一院第五批援藏医疗队集结于2020年底,普外三科副主任医师谢明征、骨外科副主任医师葛瑞、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栗云明、血液科护士长王雪娜等4人先期于2021年3月2日乘机离开大连,当晚到达拉萨,与辽宁省援藏队顺利汇合。经过为期2天的短暂休整后,谢明征、栗云明、王雪娜等三人随辽宁省援藏队于2021年3月5日正式到达那曲。葛瑞因急性高原反应,在症状缓解后也到达了那曲。
随即此次大医一院医疗队队长产科副主任刘洋成也于3月中旬到达拉萨。经过休整,在3月18日正式到达那曲。至此,大医一院第五批援藏医疗队正式在那曲集结完毕,队员们凝心聚力,援藏工作即将扬帆起航。
3月份的那曲,天空是极美的,空灵流溢的湛蓝下白云如带,但遥望远处,却只见山山相连,满目苍黄,不时寒风中的雪粒撕扯着援藏队员们的面颊。但高寒、缺氧都不是大医一院队员们决心护卫那曲健康的窒碍。
刘洋成副主任在到达那曲的当日,接受了当地科室同事的热烈欢迎,随后,向同事们询问了科室的基本情况、人员构成、已经开展的技术等事宜,初步对接了工作。因为到达那曲的时间略晚,在其他队员已经陆续地开展了工作的时候,刘洋成仍需进行身体调整,但工作态度丝毫不怠。在感受到身体初步适应了那曲的环境后,立即提前进入科室开始实地调研,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制定了科室未来的发展和建设计划。
葛瑞副主任医师虽然经过了近2周的调整,但高反的不适依然挥之不去。身体的不适不是工作退缩的理由,虽然略加延长了调整期,但葛瑞每日都与外科二科的同事们积极沟通,询问病房患者的情况,讨论疑难病例的术式和诊疗计划。身体情况一旦好转,葛瑞立即投入到科室实地工作中。在一次为一位右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手术时,科室医生遇到了困境,术中邀请葛瑞上台协助,行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术后X线显示胫骨对合几近完美,被当地科室医生誉为“教科书般手术”。
王雪娜护士长初到ICU病房,就迎来了严峻的挑战。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肾功能不全……不足一周,ICU病房就住进了多位重症患者。这对成立至今尚不满四年的年轻科室来说,压力可想而知。压力愈大,责任愈大!王雪娜护士长克服高反不适,坚持每日查房、核对医嘱,还亲自带领病房护士为患者定期翻身,保证了ICU病房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褥疮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接受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但科室在不到一年前才在大医一院援藏医生秦永新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首例血液滤过治疗,护士对床旁血滤的操作、护理和注意事项等掌握得都不够扎实。王雪娜护士长不辞辛苦,不分时间,有求必到,亲自操作并教授技术细节,并积极联系大医一院的血滤护理专家,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那曲的高海拔、严寒、缺氧、高紫外线辐射是对援藏人员的最大挑战。但困难不是理由,困难更挡不住大医一院援藏队员们的工作热情。“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是大医一院第五批援藏医疗队的座右铭,队员们将在辽宁省援藏指挥部、大连医科大学和大医一院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众志成城,在羌塘高原筑就一道健康长城!
(稿件来源:第五批援藏医疗队员 普外三科 谢明征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图片来源:第五批援藏医疗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