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要闻聚焦

稳血压、强心脏,大医一院倾力护航患者健康

  •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日期:2021-10-01
  • 本文被阅次数:1731
      2021年9月29日,是第22届世界心脏日,倡导以心相连,以心相通。疫情虽隔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不能阻隔心与心的交融。大医一院心血管病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体医护人员为您的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每年,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率的40%以上。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促进广大居民定期自我监测和科学预防,提高市民对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以及对血压监测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力衰竭与高血压科主任姜一农率领团队在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临床及研究,心力衰竭治疗等方面,倾力开拓,不断创新,为患者健康倾力护航。
2021全国高血压日:血压达标才有健康生活
      在距离全国高血压日不到10天的日子里,姜一农教授表示,她遇见患者和家属仍旧一如既往地不停说一个话题:“预防高血压,从每一天做起: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管住嘴,限盐减重。
      姜一农教授表示,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坚持做下去真的是筑好了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希望大家都重视”。“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理解起来没啥难度的一句话,落实起来管住嘴需要持续不断坚持。姜一农教授介绍,首先要限制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的风险增加,心脏负担加重,长期限盐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病死亡。我国平均食盐摄入量达12g/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他们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三个月中,在持续减盐的高血压市民中,血压明显下降。其次,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
迈出腿,适量运动。
      运动可降低交感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适量有氧运动。姜一农教授接触过一个年轻的高血压引起心梗病例,患者的典型得病导火索就是连续30多个小时躲在房间里痴迷地打游戏,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不运动,血压升高。
      刨除遗传因素,很多高血压的导火索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或者限量。目前在饮酒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戒酒。如暂时无法完全戒酒,应尽可能减少饮酒量。“吸烟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姜一农教授说。血压达标才有健康生活,这是达到健康的标准入门级条件。
平稳心态降压,积极乐观达标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人群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呈现年轻化趋势。有慢性病监测数据显示,在成人高血压患者中,中青年发病率的增长较老年人群更加迅猛。此外,血压处于正常高值水平的人群占比不断增长,是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激增的重要来源及患病率持续升高的主要原因。
      “连接你的心”。姜一农教授表示,在诊疗过程中,她遇见不少因为压力大,年纪轻轻就与高血压为伍的年轻人,有留学国外的博士,也有国内中高考生家长。“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大大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基于此,大医一院心内科的医生们积极响应世界心脏联盟“心连接你的心”的倡议。一方面他们提出让医生与患者心连心,为患者提供耐心专业的医疗情况交流和指导,让患者保持心理平衡的建议,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下,姜一农教授团队也主导了“高血压患者居家智慧动态血压管理APP”的项目,通过网络数据的同步上传,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在第一时间获得患者病情信息,也能非常直观地了解患者既往血压控制状态,为医师诊疗过程提供极有意义的参考。方便患者的同时,也方便医生掌握患者真实的血压变化和控制情况,使患者不用担心得不到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可以在基层医院的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开展同质化动态血压监测,不仅能极大地提高高血压患者管理质量,也对提高我国高血压达标率起到积极作用。
积极控制高血压,保护心脑肾
      姜一农教授介绍,按照专业标准,血压超过140/90就是不正常,如果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超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并要开始治疗。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即应引起关注,随着血压的升高,可能带来心脑肾的危害。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积极治疗,控制血压,最终保护心脑肾,减少心血管病发病与死亡。治疗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平稳降压,坚持长期达标
      值得庆幸的是,80%的心脏病和中风都是可以预防的。“但是一定要相信专业医生的诊疗和建议,需要长期服药一定不能自作主张停下,否则后果不可预料”,姜一农教授说三年以前一位心梗患者被他们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康复出院后,特别对患者千叮咛万嘱咐按时服药,但由于康复后血压不高了,患者自作主张停药,结果遇到了问题,患者跟姜一农说特别后悔。“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标的高血压患者,一定应接受降压药物治疗,保持长期稳定的状态”。
      姜一农教授建议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每天需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血压达标标准她给的如下建议: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能耐受,应降至130/80mmHg以下;年龄在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患者降至150/90mmHg以下。
大医一院心力衰竭与高血压科专家团队给出建议
      降低血压是为了直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因此,按时服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学习控制情绪,保持定期监测和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来预防心脏病和中风也很重要。(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