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要闻聚焦

大医一院顺利通过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省级评估

  •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日期:2021-10-27
  • 本文被阅次数:2018
      为进一步推动骨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骨科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按照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管理程序,10月26日,辽宁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省级专家评估会。专家组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医一院创建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和评估,一致认为大医一院符合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推荐大医一院申报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

会议现场
      本次专家评审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张英泽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组员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常务副主任张殿英教授、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裴福兴教授、原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院长高忠礼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主任余斌教授、天津医院院长兼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马信龙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


线上线下与会专家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高明宇、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胡淼、大医一院党委书记刘晶、院长夏云龙、骨科吕德成教授、张卫国教授等骨科专家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会议。评估会议由胡淼主持。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高明宇讲话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胡淼主持会议

大医一院党委书记刘晶作表态发言

大医一院院长夏云龙致辞

大医一院骨科吕德成教授及骨科相关负责人代表科室发言
      会议首先由大医一院院长夏云龙致辞。夏院长对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对大医一院进行评审表示由衷感谢。他表示,大医一院申报创建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与大医一院“服务、创意,做什么都要好”的院风高度一致,作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建的第一所医学高等专科院校,医院各个学科一直以来不断传承发展,砥砺前行。大医一院骨科在吕德成教授、张卫国教授的引领下,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大医一院以此次申报为契机,期待得到全国骨科领域顶级专家的细致指导,进一步促进骨科在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切实带动区域骨科学科高质量、高水平协同发展。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高明宇代表省卫健委讲话。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工作,我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已纳入国家总体规划布局。大医一院骨科持续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力度,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为申请创建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大医一院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工作,辽宁省卫生健康委也将一如既往支持大医一院各项工作,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取得快速发展,为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大医一院骨科张卫国教授从骨科学科发展、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承担公共卫生任务情况、落实医改任务及医院管理情况、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等方面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区域中心建设情况。

大医一院骨科张卫国教授汇报骨科建设情况
      专家组仔细听取了汇报,并实地考察了大医一院骨科研究所—中英软骨损伤治疗研究中心、骨科实验室及骨科病房。结合评审材料及实地考察情况,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大医一院骨科区域优势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完全符合《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同意推荐大医一院申报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

线下评审专家考察中英软骨损伤治疗研究中心


线下评审专家考察骨科实验室

线下评审专家考察骨科病房
      评审会最后,大医一院党委书记刘晶作表态发言。刘书记对张英泽院士及专家团队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同时表示此次评审结果既是对医院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医院的鞭策。她表示,大医一院党委积极推进此次评审工作,取得的成绩也在推动医院学科建设攀升新高度。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上,大医一院将不断深化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疑难重症诊疗能力,强化科研攻关力量,推进医疗人才培养,促使先进技术与学科发展相融合,努力建设国内一流、辐射东北亚的高水平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为人民的健康福祉提供坚实的保障!
(稿件来源:关节外科  郝军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图片来源: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