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要闻聚焦

大医一院专家积极发声,为百姓健康建言献策

  •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日期:2022-01-10
  • 本文被阅次数:1795
      本届政协会议上,来自大医一院的市政协委员们围绕推进肺癌、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及建设医联体诊疗平台等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提案。

市政协委员、大医一院专家合影
建议:设立大连市肺癌早诊早治科普基地
      “肺癌防治的关键是早诊早治,早期发现并及时接受手术根治的肺癌患者治愈率可达95%以上,然而绝大多数的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这些错过手术时机的患者治愈率只有15%。”市政协委员、大医一院胸外科主任顾春东表示,肺癌的早诊早治必须以提高群众防癌、早筛意识为前提,但是,大连市目前还缺乏专业的肺癌防治科普机构。顾春东建议,设立大连市肺癌防治科普基地,基地的实体场所可设置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普院区,工作内容包括组织线上线下宣传观摩活动、专家学者与高危人群面对面讲解等。
      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大连市肺癌诊疗基地。依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的大连市肺癌诊疗基地,是领导辽南地区肺癌早诊早治工作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将肺癌基地升级为肺癌诊疗中心,提升诊疗服务能力;大力建设医联体,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5G智慧医联体,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监测,实现重点人群用户自主监测、医生健康指导、家庭互查共享、平台预警服务、医院紧急救护的全生态健康管理闭环,保障疫情常态化期间患者的安全与诊治连续性,提高全市各级肺癌早诊早治同质化水平。
建议:建设5G智慧医联体诊疗平台
      大连是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也把加强智慧医疗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目前,我市已全面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昨日,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大医一院胸外科主任顾春东表示,建设5G智慧医联体诊疗平台,可打破“服务孤岛、业务烟囱”情况,实现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这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新医改政策下,数字医疗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目前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开展医联体建设有利于调整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如果能运用大数据、云存储等技术实现移动医疗,则可让医疗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顾春东表示,可由政府牵头,发挥我市高新技术企业优势,大力建设基于5G的移动诊疗终端、健康监测终端等,覆盖二级、三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威胁大连市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肺癌等慢性病为试点病种,试行5G智慧医联体诊疗平台。对重点人群、高危人群进行健康监测,实现用户自主监测、医生健康指导、家庭互查共享、平台预警服务、医院紧急救护的全生态健康闭环管理。试运行后,可逐步建立涵盖全人群、全病种的5G智慧医联体诊疗平台。
建议:无痛肠镜检查纳入40岁以上职工体检项目
      市政协委员、大医一院麻醉四科主任栾永表示,85%以上的肠癌发现即已属晚期,即使经过综合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40%;相反,早期结直肠癌发现及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5%,甚至可以完全治愈,而现阶段我国早期肠癌的诊断率低于10%。因此,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措施亟待推广。
      栾永建议大力推广无痛肠镜筛查。由市医保局、市卫健委牵头,协调统筹全市医疗资源,鼓励高危人群主动参加无痛肠镜筛查,对筛查发现息肉患者,按一定比例医保报销治疗费用;由市卫健委牵头,协调医疗机构与全市企事业单位对接,宣传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意义,呼吁各单位将无痛肠镜检查纳入40岁以上职工体检项目;加大科普宣教力度,增加大众对无痛肠镜检查的主动性;组织三甲医院定点帮扶一级、二级医院开展无痛肠镜检查,增加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覆盖范围。(党委宣传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