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要闻聚焦

大医一院成立淀粉样变性诊疗中心暨多学科诊疗团队

  •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日期:2022-01-07
  • 本文被阅次数:2211
      2022年1月7日,大医一院血液科成立淀粉样变性诊疗中心,并联合心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口腔科、核医学、超声科、病理科、检验科等多学科正式成立大医一院淀粉样变性多学科诊疗团队。

会议现场
      淀粉样变是临床少见疾病,它可发生在各个系统,尤其累及到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由于目前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很多患者容易误诊漏诊,贻误诊治,为了提高对该病的精准诊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辽宁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百姓最信赖的三级甲等医疗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之一,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医院院领导的支持下,在血液尤其浆细胞疾病领域知名的专家中华医学会浆细胞疾病学组组长中山大学附属一院李娟教授、副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路瑾教授的指导下,大医一院淀粉样变性诊疗中心暨多学科诊疗团队成立。
      会上,李娟教授、路瑾教授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专家们肯定了淀粉样变性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为淀粉样变性诊疗工作的后续开展提出重要的指导性建议。
      大医一院副院长马灵斐在致辞中表示,欢迎李娟、路瑾教授成为医院团队中的一员,感谢两位教授对大医一院淀粉样变性工作的支持和帮助,鼓励淀粉样变性诊疗团队继续努力,做出成果。

大医一院副院长马灵斐致辞

副院长马灵斐向李娟教授颁发大医一院客座教授聘书

副院长马灵斐向路瑾教授颁发大医一院客座教授聘书

授牌仪式

合影留念
      在学术交流环节,李娟教授结合自己中心的经验,分享了新药诱导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单中心15年数据分析,提出在新药治疗的背景下,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积极开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甚至二次移植,挽救移植,均明显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

李娟教授做学术交流
      路瑾教授致力于浆细胞疾病诊治多年,对浆细胞病,尤其是淀粉样变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她与会场的各个教授分享了淀粉样变诊治进展。从各个学科发生淀粉样变的疾病特点、诊断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提出提高各学科对该病的认识,开展多学科合作,积极整合医疗资源,加强学科交流的重要性。

路瑾教授做学术交流
      心力衰竭与结构性心脏病科主任刘莹从心脏淀粉样变角度,对ATTR型心肌淀粉样变诊治临床专家共识指南进行解读,结合本中心数据,从切实的病例分析,对淀粉样变的诊断、治疗进行学术交流。大医一院心内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已开展多例心肌心内膜活检,为明确心脏淀粉样变提供有力依据。

刘莹教授做学术交流
      心血管超声科主任丛涛从影像学角度,分析心脏淀粉样变的影像评估,结合心脏超声团队的工作,提出早期从无创的心电图、心脏超声、核磁,以及核医学等检查早期发现心脏淀粉样变,为临床提供助力。

丛涛教授做学术交流
      核医学科主任杜雪梅有丰富的核医学影像经验,致力于核素显像在淀粉样变诊疗中的应用研究,她分析了不同放射性标记在淀粉样变中的特点,以及在后续随访、疗效评估中的应用,并结合国内外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显像剂在不同类型淀粉样变中的应用,为淀粉样变团队提高早期无创识别淀粉样变提供帮助。

杜雪梅教授做学术交流
      血液科主任孙秀丽结合血液科特点及各学科淀粉样变发生情况,提出规范淀粉样变多学科诊疗流程,推动多学科合作,使淀粉样变疾病在我院得到更早期、更精准、更有效的诊治,为推动滨城淀粉样变学科发展提供助力。

孙秀丽教授做学术交流
      大医一院耳鼻喉科主任崔万明、检验科主任李士军、病理科主任张丽芝、口腔科主任黄海涛、消化一科副主任毛靖伟、肾内一科副主任杨宁、神经内科董翔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易园园、眼科吴群教授、皮肤科韩世新教授等专家从多学科角度,针对淀粉样变诊疗进行热烈的学术交流。大家一致表示,应积极发挥综合医院的优势,加强对淀粉样变性疾病的认识,多学科交流合作,提高对淀粉样变性疾病的诊治水平,为滨城百姓服务。

(稿件来源:血液科  编辑:党委宣传部  图片:血液科、党委宣传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