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依托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申报,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夏云龙作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专项《磁共振(MR)兼容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研发》项目启动会暨项目实施专家咨询会顺利召开。
会议现场
会议邀请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化学药与医疗器械处处长苏月、杨阳老师,大连医科大学校长赵杰,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巡视员胡睦,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蒋行海,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宋永亮,大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与农村科技处处长李晓峰,大连医科大学科技处处长刁云鹏等领导出席。会议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尚东主持。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化学药与医疗器械处处长苏月对项目正式启动表示祝贺,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政策解读,希望团队能在未来五年中加强协作,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重视成果管理和经费管理,并为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方向。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化学药与医疗器械处处长苏月讲话
大连医科大学校长赵杰致欢迎词。赵杰校长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大连医科大学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该项目是大医一院专家首次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也是产学研合作的典型范例。
大连医科大学校长赵杰致辞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巡视员胡睦代表项目推荐单位致辞,祝贺本项目的顺利立项。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蒋行海、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宋永亮分别从科技创新和沪连合作等角度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巡视员胡睦致辞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蒋行海讲话
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宋永亮讲话
大医一院副院长尚东主持会议
项目负责人夏云龙教授汇报了“磁共振(MR)兼容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研发”项目的整体情况。四个课题负责人从MR兼容ICD核心和配套部件研发,恶性心律失常精准识别算法和分区干预策略研究,MR兼容ICD的无线通讯机理及应用适配研究和MR兼容ICD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项目负责人大医一院院长夏云龙教授进行汇报
课题负责人进行汇报
科技部火炬中心原主任、大连市原副市长、大连理工大学张志宏教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孙京昇高级工程师,与项目主要团队成员组成专家论证组,对项目进行了指导论证。
科技部火炬中心原主任、大连市原副市长、大连理工大学张志宏教授进行指导论证
专家论证组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难点、瓶颈问题、验收标准、联合攻关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和论证,交流气氛热烈。
与会专家合影
该项目于2022年获科技部立项,依托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申报,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理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昆明医科大学延安医院组成产、学、研、医优势团队,聚焦MR兼容ICD的“卡脖子问题”,目标是在5年内上市我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T/3T核磁兼容、具备蓝牙通信功能的ICD产品,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ICD系统用于转复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治疗手段。我国每年符合ICD植入适应症的病人可达到百余万人,但是目前ICD设备及配套产品却完全依赖进口。
本项目将针对心源性猝死预防和治疗的实际临床需求,聚焦国产化MR兼容ICD的研发,开发出具有国际标准的单/双腔ICD设备,实现ICD的国产化,使更多患者受益。同时,该项目也成为大医一院医工结合的典范,标志着大医一院产学研转化工作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稿件来源:心血管学科 、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部 编辑:党委宣传部 图片:党委宣传部)